內容營銷大忌之自戀的代價
內容營銷是個很寬泛的話題,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的,也不是三兩個人就可以搞定的。內容營銷對一個公司來說是全公司上下的事,而不僅僅是營銷部門的事。
今天開始對內容營銷的話題進行分解,首先從禁忌開始。今天要講的內容營銷禁忌是:自戀狂。
內容營銷大忌之-自戀的代價
人人都有自戀傾向,社交網絡和美圖秀秀出來之后,這個傾向就像開閘放水一樣一發不可收拾。
自戀的人都比較寂寞,也因為寂寞,所以更自戀,如果連自己都不為自己舔傷口,那干脆不用自戀了,直接自殺吧。然而,做內容營銷,自戀就相當于自殺。
自戀式的內容營銷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內容營銷,它的內容有兩個特點:一是缺乏媒體屬性,二是遠離受眾生活。比如企業內部的改組裝修,無媒體屬性;美國第一夫人訪華,離一般人太遠了。
理由如下:
1、自戀的本質就是封閉
微信上看到一打打的自拍狂,別以為他們很大膽,很開放,其實他們是在封閉自己,因為沒有人樂意與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為伍。每個人都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本能,每個人都需要存在感,人群當中有一個人過于強調自我,處處標榜自己,那就等于向其他人的存在感宣戰了。
有這么一個故事:一批大一新生開學了,頭一個月同宿舍的一群人總會高高興興一起吃飯,其中混著一個自戀狂。第二個月開始,這個自戀狂逐漸被大家識別出來,因為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突出他自己。第三個月,這位自戀狂終于開始一個人吃飯了。
這是個很爛的故事。
講這個爛故事是為了說明這樣一個道理:自戀是一個隔離他人的行為,是一個把身邊人氣一點一點磨滅的過程。
沒有人氣還談何營銷,自己一個人意淫意義何在。因此,如果你的內容布滿了“我”、“我們”、“偶”、“吾”等等第一人稱的字眼,基本上可以判定為自戀型內容。做這種內容,就是在告訴周圍的人:不要靠近我。
像“我們的優勢”、“我們的特色”、“關于我們”、“認識我”、“企業文化”、“成功案例”等等字眼,都具有很濃的自戀騷味,請慎用。我知道你就是想表達這些東西,但是請換一種說法好嗎?
2、自戀就是不善于傾聽
在當下的營銷里面,傾聽比逼別人傾聽有效得多。有時候討厭銷售的原因,不是因為他們幫不上忙,而是因為他們總是在朝客戶噴口水。
銷售嘛,這個職業一聽就知道很雞血,一心想著向前沖。他們這樣橫沖直撞,往往容易傷到客戶,而不是幫到客戶。因為他們腦子很熱,根本沉不下來心來聽用戶想說什么。
我想表達的是,你首先要尊重用戶,進而耐心傾聽用戶需求,然后一針見血滿足用戶需求。
內容營銷,以退為進反而是上策。在用戶需求未知的情況下,不要輕舉妄動,不要憑主觀臆測向用戶輸送內容。首先要傾聽,看看用戶想要什么,感受一下他們的痛點和癢點是什么,然后及時到位地止痛撓癢。
瞄準用戶需求的內容是止痛撓癢的良藥,捂住耳朵狂噴口水式的內容,就像看到用戶來就不分青紅皂白往頭上澆開水一樣,讓人惡心,讓人痛苦。
不要再狂喊我們自己有多牛逼,我們的產品有多么神乎其神,如果這些牛叉哄哄的東西不能解決用戶需求,不是用戶想要的,那就是垃圾而已。
所以,要仔細地聽,要耐心地聽。微博微信的評論回復、電話咨詢、線下交流等等都是很好的用戶需求素材,用心去傾聽就知道他們想要什么了。
內容營銷,不要做太多標榜自己的內容,別老以為自己很了不起,你天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當然覺得自己天下第一。可是你考慮過別人看到的是一個怎么樣的你嗎?當你很享受地在翩翩起舞的時候,可能用戶腦子里想的是:咦?那個神經病在干嘛呢?
來源:投稿,原文鏈接
來源:月光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