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自媒體大佬的救贖路
- 威海自媒體運營與推廣 威海自媒體運營
- 990
我相信所有看過這篇文章的朋友第一眼都被標題吸引住了。事實上,我和其他人一樣,我覺得真正只當了半年的自媒體玩家。六個月前,我也在做自媒體,只是帶著東西,做一些旁門左道的事情來繼續我的生活。
一個自媒體大佬的救贖路 心情感悟 IT職場 自媒體 經驗心得 第1張
事實上,我不知道媒體行業的變化會如此之快,可能是因為發展太快了。從16年前開始,我就一直在接觸自媒體。當時,它沒有現在這樣標準。10名自媒體工作者中有9名是搬運工。
說到這里,還得從我跟小A認識開始,大概是16年12月份的樣子,具體通過怎么認識的我已經不記得了,反正我們存在于彼此的微信中,他聲稱自己是做“原創的”(這里的原創不是要求每個人逐字碼,而是遵守平臺的標準)。然后,我們還就原創和搬運進行了一些辯論。
總之,他覺得搬運不是長久的,我覺得原創的效率不高。總之,我們互相“鄙視”。
在我心中,我有一個想法:“只有當你傻X的時候,才做原創的工作呀。”就這樣,我手里的賬號越來越多,最多的時候200多個吧,各大平臺都有,收入還算可以,這樣維持了一年多。
17年9月份,封號幾乎每個月都會被封,從幾個到超過50個。到去年3月份,200多個號搞的少于40個,然后收入大幅下降。
這時,我想起了朋友之前說過的話,搬運不長久,然后找到了他,談了一些事情,卻發現他的格局有多大。我甚至懷疑他在頭條上有聯系人,數百個平臺,大魚,企鵝和其他平臺。知道所有來自媒體的最新消息,什么都知道!
后來交流之后,我才意識到我以前的想法是錯誤的,只是蹭了一波平臺bug。任何大平臺都是從小平臺開始的。當它還是一個小平臺時,它需要內容。這個時候可以做搬運,平臺會視而不見。
一旦平臺變得很大,它將不會繼續容忍這種事情。最典型的例子是趣頭條,現在還是洗白了。
說說未來如何走的問題,搬運或者你想保持原創?
雖然做自媒體這么久,都是搬運,對平臺的規則和機制都不清楚,甚至連最基本的起標題都不會,原創對于我來說還是一團霧水。以前的號要么被凍結,要么沒有利潤,直到今年6月,我慢慢學習,我才明白自媒體應該如何發揮作用?
我重新注冊了兩個新號,一個用于圖文,一個用于視頻。在包括小A在內的三位導師的指導下,我學到了很多我以前從來不知道的方法,比如如何快速地通過新手期,發送什么內容,以及閱讀多少。
之前,許多平臺都有一個新手階段,做過的朋友都應該知道,如果他們在新手階段做搬運,他們不會轉正,也沒有錢,這就是為什么許多新手不明白的地方。
當然,許多人可能會說,然后等待收益開了在搬運……作為一個過來人,我強烈建議你不要這樣做。你被封只是時間問題。現在對賬號注冊數量有嚴格的限制。只能注冊一張個人身份證,所以要珍惜你的賬號資源。
原創這個東西,其實也有很多方法的,最重要的還是找素材,我幾乎愛上這玩意兒,不管是找爆文,還是分析同行的賬號,都很方便!
可能很多人理解的原創,就是自己摳破腦袋去碼字,大錯特錯!其實你會發現,就算你花幾個小時寫一篇文章出來,很有可能也是沒有推薦量沒有閱讀量的,上一段我們說到,找素材很重要!有的人可能會想到偽原創,不盡然。
我把寫文章分為了這幾種,搬運、低級洗稿、中級洗稿,高級洗稿、純原創。
搬運先不說了,不堪回首。低級洗稿就是我們常說的偽原創,最低級的就是機器洗稿,這玩意兒基本沒法讀,就像你做視頻用機器配音一樣,讓人抓狂。
然后就是簡單的拼湊和改關鍵字,很容易出現低質,審核不通過,甚至有時候還不如搬運。特別是之前網信辦約談包括騰訊百度等12家自媒體公司后,對搬運、低質賬號的封號和清理又加大了力度,認識好多做搬運的現在都損失慘重。
很多人去做搬運也好洗稿也罷,只是道聽途說這個很賺錢,但不知道背后的真實狀況。沒有充分地認識到自媒行業的特性,甚至連什么叫自媒體都不知道,更別說客觀地看待每個平臺的規則和收益!大部分人還停留在別人說這個平臺好做就做這個,別人說那個平臺不好作碰都不碰!
主要從客觀的角度,再為大家“揭露”自媒體那些“不為人知”的秘密!
1、量變催生搬運
開頭我們說到搬運,雖然現在仿佛有種“人人得而誅之”的感覺,但我們不能去否認搬運存在的價值!
像今日頭條、百家號、企鵝號等這樣的主流自媒體平臺,也有不計其數的“搬運工”為其貢獻了無數的內容。
當這些平臺從誕生開始,就面臨著一個用戶的問題,而這個用戶包含兩個層面,一個是內容創作者,一個是內容觀賞者。這兩類人群要么是此增彼漲的,要么是此減彼消的,也就是“共存亡”!
每個開放自媒體平臺,都有很多個細分領域,而這些細分領域的內容,需要不同的創作者來提供,平臺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做內容,開始對內容的審核并不是太嚴格,不管你是原創、還是洗稿、或是原創,平臺都很歡迎,這是一個量變的過程,也是必須經歷的階段!
2、質變扶持原創
隨著平臺發展壯大,每個領域的內容都達到一定數量級之后,需要由量變轉為質變,就開始投入巨資扶持原創,同時對平臺劣質內容進行整頓,也就出現了一些違規內容的警告、扣分,甚至封號處理,通常,除非是那種嚴重違反平臺規則的行為,比如造謠、惡俗等內容,平臺一般是沒有什么打壓的。
就以發展最為迅速的趣頭條為例,2016年6月上線,到2017年,幾乎無人問津!2017年下半年開始大力推廣,再到今年三月B論融資,從一個不入流的APP躋身主流自媒體平臺,從開始的搬運圣地到現在逐漸“洗白”,趣頭條的綜合收益高達45元/萬閱讀量,僅次于百家號的收益。可以發現,所有的平臺都會經歷迷茫、混亂、洗白這幾個階段!
可能平臺經常會三令五申地說要打擊搬運抄襲,但實際上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,因為平臺直接明白,在過去幾年的時間里,這已經成為一種常態。從2018年各大平臺的反應看,今后對原創的扶持力度會更大,對搬運的打壓也會更大,甚至可能出現,一旦發現就封號的局面。
3、搬運時過境遷
這就回到,為什么現在仍然還有人教大家去搬運,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文章和課程,比如“自媒體搬運月入10萬的方法”,“搬運短視頻,輕松月賺5000+”,“自媒體搬運怎么月入十萬”等等, 相信經常關注自媒體和從事自媒體的朋友都看過這個新聞——農婦做自媒體收入破萬。
一個自媒體大佬的救贖路 心情感悟 IT職場 自媒體 經驗心得 第2張
而事件后續發酵工作室被迫停工,就歸咎于“搬運”兩個字,甚至網傳李某的自媒體培訓費用收到6800元的高價,讓人瞠目結舌!
那所謂的搬運是怎么操作的呢?
首先,你一旦決定做搬運,至少要弄幾十個甚至幾百個賬號,然后批量操作,如果你說你只有一兩個號,你還是洗洗睡吧,因為搬運賬號的單價非常低,還經常被原創號維權,這也就是為何需要一堆賬號操作。
聲稱搬運月入10萬?
到底行不行,我們算一筆賬,假如一個搬運號每個月能給你賺500元,要賺到10萬就至少需要200個賬號,200個賬號是一種什么概念,如果你一個賬號發一篇文章,就需要200篇,找文章很容易,但發文章完全是一個體力活,一個人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事,況且,一個賬號發一篇,要想賺到500元,就搬運來說是不可能的。
運營過企鵝號、百家號等平臺的人都知道,這些賬號通常分為幾個等級,新手期、轉正期、原創期,每個階段的收益是不一樣的,以百家號為例,新手期是沒有收益的,轉正后一萬的閱讀量差不多在20-30元之間,開通原創后,可以達到50-80元。平臺一個監控機制,一旦監測到賬號為搬運賬號,是永遠開不了原創的,同時收益也比普通號低。
4、自媒體風向轉變
如果在2017年之前,這些所謂的方法,可能還行得通,畢竟平臺需要壯大!但是2017年之后,自媒體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,平臺對原創也越來越看重。于是進一步加大了對搬運的打擊,我們可以從企鵝號的這一些列變化洞悉出自媒體走向。
以前搬運號的收益是原創號的三分之一,其實就是普通號的收益。前不久出臺一個“政策”,搬運號的收益將為原創號十分之一,相信做過搬運的同學深有體會。
除此之外,企鵝原創號還可以開通“全網維權”,這就是說,不管哪個平臺搬運了你的文章,你都有可能進行舉報維權。對搬運者來說,先不說搬運的文章有沒有閱讀量,能不能賺錢,每天都會經歷各種維權刪文章的煩惱!
有的人可能還在慶幸,自己搬運還沒有被維權,其實有三個原因。
第一,你搬運的賬號不是原創號,不具備維權功能;第二,你搬運的賬號運營者并不知道如何維權;第三,開通維權需要實名手機注冊,很多賬號的手機號未實名。但是,被維權的遲早的事!
有企鵝原創賬號的朋友應該在后臺可以看到,企鵝號已經百“版權保護”里面的“待維權”放在了首頁的企鵝號指數后面,一目了然!這進一步加強了對搬運的維權力度。
5、自媒體最新玩法
那可能有人會說,那自媒體還有得玩嗎?當然!
一切順應行業發展,遵守平臺規則的玩法,才是站得住腳的。所有平臺的發展,都會經歷有混亂到明晰,幾大平臺這兩年都耗巨資推出了各種扶持計劃,鼓勵創造優質的原創內容,號稱騰訊投了100億扶持企鵝號、百度投了100億扶持百家號,今日頭條投了20億扶持西瓜視頻,阿里投了20億扶持大魚號,360投了100億扶持快傳號等等,可以看出各大平臺都是各位大佬布控的結果,自媒體也是大佬們未來重點發展的行業。
對于創作者而言,也處在自媒體最好的時代!平臺整頓態度堅決,平臺扶持力度大,原創收益高,其實就是我們所謂的“風口”!
那我們究竟要怎么玩呢?兩個字:原創!
一個自媒體大佬的救贖路 心情感悟 IT職場 自媒體 經驗心得 第3張
有的人一聽到“原創”兩個字,就頭痛!他們所理解的原創,就是要自己完完全全去創造的。而我所理解的“原創”是符合平臺原創標準的,換句話說,只要系統能認定你的內容為原創,那就可以了,但這里和“偽原創”區別開來!
我們都知道,自媒體的內容分為視頻和圖文,限于篇幅,我們以視頻為例。
經常有人向我抱怨一些賬號僅僅截取影視劇里面的片段,既有幾百萬的播放量,又能開通原創,于是自己也去這樣做,結果自己不但播放量低,還經常出現版權問題。
他們不明白的點在于,那些賬號是比如愛奇藝或者優酷旗下的號或者合作賬號,他們發一個《延禧攻略》的節選片段,那就是原創的,因為版權是他們的,而你這樣做,就是搬運!
如果你把《延禧攻略》里面的一些片段剪輯出來(每個片段不要太長),然后去掉原聲,加上一些解說或者點評的聲音和字幕,那么,這樣做出來的東西,就是你的,就是原創!
怎么判定是不是原創?通常表現在一個視頻的創作程度,達到50%以上,就可認定為原創作品,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首先,視頻素材連續播放的片段不要過長;其次,要加上自己的字幕;再次,要加自己的配音(可以是你自己的聲音,也可以找別人配音,但拒絕用機器朗讀),最后加上自己的封面和標題,一個完整的原創視頻就誕生了。
同樣是混剪,這就是差別!
當然,除了配音混剪這樣的玩法,還有真人出鏡,這個就是100%原創的視頻了,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的papi醬、李子柒,辦公室小野等,其實都是可以去嘗試的。
你覺得難的,是你難以邁出第一步。很多人在想著做一件事情的時候,首先想到的是一些不利因素和條條框框,畏首畏尾,并沒有因為要做這件事而去解決問題,攻克難關,這個不行那個做不了,最后初步難行!
還是回到我自身吧。自己之前運營了兩組賬號效果還是非常滿意的,運營了2個多月,然后又注冊了幾組號,目前有6組賬號,4組圖文(2組歷史,1組娛樂,1組游戲),2組視頻(1組電影解說,1組科技領域),不要問我這么多號怎么做的,肯定得招人的。
圖文都是在網上找的兼職在寫,視頻我自己找素材,專門找了一個人做剪輯,其實我自己也會剪輯,只是沒時間,畢竟現在也算一個團隊,重復性的工作就讓其他人去做。甚至說后面找素材可能都會找專門的人去弄,我就能夠解放雙手,可以做更多的事情。
收益這一塊的話,每個月差不多在10-15萬,大部分來自圖文,一個因為賬號較視頻多,二個圖文量比較大,還包括一些獎金。但是并不是說視頻就不行,從長遠看,視頻還是非常有潛力的。
目前正打算注冊一個公司,把規模擴大,視頻也想嘗試一下真人出鏡的玩法,畢竟大勢所趨。
最后想給自媒體新手朋友,特別是剛接觸自媒體的小白一些忠告,做自媒體一定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,道聽途說的事情多求證,客觀對待,不要聽風就是雨,有必要的話可以進行系統地學習,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。
作者:愛豆新媒_鄧醫生
來源:盧松松博客